压力表指针 “卡滞” 或 “回零不准” 是常见故障,多与
机芯磨损、介质污染、弹簧管变形及
安装不当相关,需按 “先外部检查,后内部拆解” 的流程排查,针对性修复。
先分析故障可能原因:指针卡滞的核心原因是机芯零件运行受阻,一是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或有杂质(如金属碎屑、油污),导致齿轮转动时卡顿;二是游丝变形或断裂,无法为指针提供稳定的回零力,使指针在某一位置卡住;三是指针与表盘或表玻璃摩擦,如指针安装歪斜、表玻璃受压变形,导致指针运动时受阻。回零不准则主要与弹簧管弹性疲劳、游丝张力不足或机芯零件磨损有关:弹簧管长期使用后,弹性系数下降,无压力时无法恢复原状,导致指针偏离零位;游丝长期处于拉伸或压缩状态,张力减弱,无法将指针拉回零位;齿轮磨损导致啮合间隙增大,指针在回零时出现 “空行程”,示值偏差增大。
排查与修复需分三步进行:第一步是外部检查与初步处理,先观察压力表外观,若表壳有撞击痕迹,可能是指针或机芯受损,需拆卸表壳检查;若表壳内有油污或杂质,可先打开表壳,用软毛刷清理表盘和指针周围的杂质,再手动转动指针,观察是否仍有卡滞。对于回零不准的压力表,可先将其从管道上拆下,垂直放置,观察指针是否回零,若在无压力状态下指针仍偏离零位,可轻轻调整表盘上的零位调整螺钉(部分压力表配备),尝试将指针调至零位;若调整后指针仍无法回零,需进一步拆解机芯。
第二步是机芯拆解与故障定位,拆卸表壳后,取下指针和表盘,露出机芯:检查齿轮组,若齿轮表面有磨损痕迹或杂质,用酒精棉片擦拭齿轮,去除油污和碎屑,若磨损严重(如齿面变形、缺齿),需更换齿轮组;检查游丝,若游丝出现变形(如扭曲、重叠),可用镊子轻轻矫正,若游丝断裂,需更换同规格游丝;检查弹簧管,用手轻压弹簧管自由端,观察其是否能灵活回弹,若弹簧管变形或卡顿,需更换弹簧管(注意弹簧管规格需与压力表量程匹配)。
第三步是组装与校准验证,修复故障零件后,按拆卸相反顺序组装机芯、表盘和指针,确保指针安装牢固、无歪斜。组装完成后,将压力表接入标准压力源,进行校准:缓慢加压至量程的 1/3、2/3 和满量程,分别记录压力表示值与标准压力值的偏差,若偏差在允许范围内(如 1.6 级表允许偏差 ±1.6%),则修复合格;若偏差超标,需重新检查机芯零件安装情况,或再次调整游丝张力、齿轮间隙。
需注意的是,若压力表使用年限超过 5 年(普通工业表)或 3 年(计量用表),且多次出现卡滞、回零不准故障,建议直接更换新表,避免因零件老化导致故障反复,影响测量可靠性。同时,修复过程中需使用专用工具(如精密镊子、螺丝刀),避免损坏机芯精密零件,确保修复后的压力表性能稳定。
